上海到玉树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上海到玉树物流

来源:www.linghan56.com 发布时间:2012-3-23 浏览次数:

东北网牡丹江2月22日讯“切不可认为我市农业在三次产业比重中所占比例低而忽视‘三农’;切不可认为我市不是产粮大市而忽视农业增长潜力;切不可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而放松建设;切不可认为农民收入在全省领先而忽视农民增收”,2月21日,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强调,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是责任所系、群众所盼,任务十分繁重,全市要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牡丹江实际,以农民增收为主,抢抓机遇、放大优势、挖掘潜力,加快提升“三农”水平,尽快抓出突破、抓出亮点、抓出实效。

  市领导王同堂、沙广华、周景隆、王育伟、李德喜、闫岩、宫镇江、梁桥、朱乃振出席会议。

  会上,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广华传达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景隆宣读了《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育伟主持会议,副市长朱乃振做工作报告。

  会议明确,2012年,全市“三农”工作要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核心,坚持打生态绿色牌、走特色精品路,强力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新农村和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建设,全面推动“三农”发展实现新跨越。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要分别达到12650元和374亿元,同比增长13%、15%。

  会议提出,今年全市“三农”工作,一要突出科技支撑、生态保障、加工带动、品牌建设、特色优势、市场开发“六个强化”,深入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二要加快精品群体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农民整体素质、农村集体实力“四个提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民生条件;三要明晰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城乡统筹,重点推进统筹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任务,率先建设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

  张晶川就我市“三农”工作做重要讲话。他指出,2011年是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年,为全面加快“五城建设”、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市“三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我们要以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的思维,充分认清形势,牢牢把握机遇,借势借力做好“三农”工作。

  一是抢抓中央政策机遇。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支农力度的加大、中央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大力扶持、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政策机遇,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全面对接各项政策,确保用得好、用得足、用得活。

  二是抢抓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机遇。牡丹江农业在全省不占“量”的优势,但“质”的优势明显,我们要把握全省农业发展大局和政策机遇,坚持既求数量、更求质量,既求增产、更求增收,实现“小农业”的更大作为。

  三是抢抓国家金融支农机遇。要抓住国家金融促农力度逐步加大的契机,按照“多元拓宽融资渠道”的重点工作部署,更新金融理念,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融资技能,以大融资推动农业大投入、大发展。

  四是抢抓绿色食品发展机遇。全国人均GDP已达到5450美元,给我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顺应消费的新特征、市场的新需求、人们的新期待,更加重视农产品品质,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品牌打造和市场开发,加快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

  五是抢抓城乡统筹发展机遇。从全省看,我市具备了加快城镇化、率先一体化的良好条件。我们要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趋势,按照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筑全域统筹、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张晶川指出,我市“三农”发展优势明显,必须充分放大:

  一是放大生态优势。面对我市突出的生态条件和农产品品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把生态和品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二是放大物产优势。牡丹江天然生长和人工种养的物产储量十分丰富,在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丰富的物产就是“摇钱树”,要扩大基地和精深加工规模,加快产业化进程,把物产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三是放大农民富裕优势。要挖掘我市农民人均收入连续九年全省领跑,率先成为农民收入“万元市”这一优势,把握消费特征,扩大农村消费,强化城镇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创业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提档、城镇化加速和社会事业提升。

  四是放大区位优势。我市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适应俄罗斯入世后市场开放的新形势,发展涉外农业竞争加大的新挑战,加快完善境内外农产品物流体系,扩大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境外粮食生产基地规模,全面开拓俄日韩等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农业新优势。

  五是放大合作共建优势。一方面要深化与森工系统的合作,把森工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我市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更宽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农垦组织化、机械化、科技化程度高的综合优势,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张晶川强调,全市要从认识当前不足、明确主攻方向、拓展发展空间入手,按照我省农业“八化”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和释放我市“三农”潜力。

  一是挖掘农机装备潜力。要改变固有思维,创造性地抓好农机化,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提高大田农机化程度,实现水田全部机械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

  二是挖掘水利建设潜力。要积极对接国家水利政策,使水源变水利,进一步稳固我市的农业基础。各地要加快水利化步伐,重点建设粮食、高效经济作物节水灌溉密集区,建设食用菌等产业示范区,加快水资源重点区域开发步伐。

  三是挖掘科技强农潜力。在对接中央一号文件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技进步的时代特征,逐一梳理可以争取的项目,及时开展有效对接;必须加强院校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四是挖掘畜牧和水产发展潜力。畜牧业和水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要分利用我市多种优势资源,加快畜牧和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五是挖掘涉外农业潜力。要发挥民营企业优势,与农垦的机械、资金、技术和人力优势有机结合,集团化、规范化、合作化发展,扶持农业开发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境外农业的竞争实力和开发效益。要加快发展高品质的地产果菜出口基地和国际物流体系,使更多农产品走出国门。

  张晶川强调,“三农”发展任务繁重,要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牡丹江实际,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快提升“三农”水平,尽快抓出突破、抓出亮点、抓出实效。

  第一,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精品。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抓精品村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市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一要集聚政策建精品,要加大向上争取政策的力度,选择基础条件好、村集体和农民积极性高的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加快建成一批精品村。二要市场化运作建精品,要积极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建设农村住宅、公益事业项目。三要合作共建建精品。各县(市)区要主动对接森工、农垦企业,整合双方资源,合作建设新农村、新林区、新垦区。四是要调动农民力量建精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引导,调动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落实老村改造任务,扩大精品村群体。

  第二,小城镇建设要着力抓突破。一是城关镇建设带动突破。把城关镇改造升级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创业、就业和生活。二是“百镇”建设拉动突破。今年镜泊、莲花小镇要继续加大投入,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朝鲜族明星小镇等要加快启动商服区、科技示范园等项目;下城子镇等要发展壮大加工制造业;横道镇要挖掘“抗联”文化,渤海镇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三是旅游镇村建设推动突破。要依托湖泊、冰雪等资源优势,构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村镇旅游体系,启动实施“强镇扩权”试点,扶持一批重点乡镇加快发展。

  第三,统筹城乡要着力抓试点。牡丹江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必须彰显开创性。要正确把握统筹城乡的内涵,突出抓好试点建设,加快释放试点的示范效应。一方面,爱民区等市级试点要勇当排头,另一方面,各县(市)要主动作为,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模式,启动具有示范性、超前性的城乡统筹试点。

  第四,绿色有机食品之都要着力抓品牌。一要优化品牌结构。要培育品牌、引进品牌、整合品牌,依托食用菌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加快打造驰名品牌,带动优质农产品优质优价。二要构建品牌集群。要着力打造物流产业、农产品加工、地理标识产品等品牌集群,积极整合同类产品,以菌业等产业为重点,同类产品统一冠名、地域品牌统一标识,一个品牌打天下。三要提高品牌标准。要把科技化、标准化贯穿“产加销”的全过程,以健康、营养、生态、安全的优质产品打开市场,增加效益。四要加强品牌宣传,通过会展、进行品牌包装等多种途径,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第五,农村基层党建要着力抓创新。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要创新带头人队伍建设;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从而把基层党组织锤炼成为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王育伟要求,全市相关部门要突出重点,脚踏实地,合力推进抓好会议精神落实工作。就备春耕生产,他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好备春耕生产,要全力落实好抗旱保种的各项措施,要扎实做好防火和防疫工作,要加大政策对接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会上,穆棱市、宁安市等6家单位做了典型发言。

上海到玉树物流/上海到玉树货运/上海到玉树专线                http://www.lhy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