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金融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
来源:www.lhyushu.com 发布时间:2011-9-4 浏览次数:
物流枢纽城市,通过强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既能推进制造企业着眼于全球进行优化资源配置,也拓展了物流企业的客户资源渠道。上海到玉树物流但要实现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深化两业联动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两业联动早就被业界所提倡,虽然2007年就举办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优势政策,但是至今大多数物流外包仍停留在传统的运输、仓储环节,物流企业很难全程参与制造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两业联动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交通运输部门正进一步强化物流集散功能,发挥深圳地处珠江水系主要出海口、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建设以海空双港为龙头,海陆空铁运输体系高度发达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黄敏表示。建设“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在其近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现代物流产业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良好的发展态势,除了政府大力支持物流业发展和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外,更得益于物流产业规模较大和产业链条健全。
上海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文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物流产业规模较大一方面体现在企业规模上,另一方面是深圳市物流企业在全国网络布局和网点数量。上海市拥有物流企业9000多家,供应链管理型企业300余家。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左右,而像怡亚通、飞马国际物流、越海国际等供应链管理企业每年的业务量已达200亿~300亿元。在网络布局上,他统计的400多家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点更是高达2万余个。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曾经的最前沿,如今深圳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其在政策上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构建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据此带动产业调整优化和调整也暗合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物流枢纽城市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上海到玉树货运拥有着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下一步的重点,应该加强制造、物流、信息化、金融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以此增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其实本土物流企业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方面并不比外资企业差,客户资源渠道的缺失往往被忽视。”上海某国际货代企业陈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本土物流企业与外资竞争败多胜少的一个原因。国内部分城市纷纷提出打造物流枢纽城市的计划,初衷之一是希望发挥物流枢纽的强大物流通道,加强资源配置功能,深化两业联动,增强制造业和物流业掌控客户渠道的能力,进而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不仅是深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步深入,国内许多城市都提出了类似的目标。2009年上海市提出“确立并巩固物流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将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提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在定位上,近期加工拉动型国际物流中心为发展目标,远期则致力于打造加工拉动型与市场驱动型相结合的综合型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东部沿海城市,中部的郑州、合肥,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城市都提出类似的目标。相关新闻
- 2016-11-24苏宁打造的雨花二期智慧物流仓库...
- 2016-11-22上海到玉树物流是促进物流业自身...
- 2016-11-21上海到玉树物流有效促进了智慧物...
- 2016-11-19上海到玉树物流合作双赢才是物流...
- 2016-11-17上海到玉树物流使企业的运营管理...








